帮企翼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人造肉正式开售,专利功不可没!

   2019-11-27 纳杰知识产权3740
核心提示:终于,人造肉来了!11月25日,有猪肉、鸡肉等口味的人造肉在某电商平台上正式开售,并且这是首次在零售平台上售卖人造肉。据资料显示,这款零售的人造肉以植物来源的蛋白为原料。与真猪肉相比,植物肉的脂肪低70%,卡路里低65%,胆固醇是0,而且蛋白质含量跟猪肉一样的情况下,铁质、钙质要比猪肉高2-3倍。口感方面,植物肉

终于,人造肉来了!


11月25日,有猪肉、鸡肉等口味的人造肉在某电商平台上正式开售,并且这是首次在零售平台上售卖人造肉。




据资料显示,这款零售的人造肉以植物来源的蛋白为原料。与真猪肉相比,植物肉的脂肪低70%,卡路里低65%,胆固醇是0,而且蛋白质含量跟猪肉一样的情况下,铁质、钙质要比猪肉高2-3倍。口感方面,植物肉除了模仿真肉口感,还特别加入血红色的植物铁蛋白,模仿真肉的血色,有些甚至在烹饪过程中会冒血水。


其中猪肉口味每份230g售价28元,而国外价格则高达1550元/公斤,这个价格仅为国外的十五分之一。


这不禁让蜗牛纳想到此前汉堡王在美国推出的“人造肉”汉堡Impossible Whopper了。据报道称其口感近似牛肉、外观逼真,价格比真肉汉堡还要贵1美元。


总觉得人造肉比真肉还贵,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敢在零售平台上买人造肉吃。


该话题上了热搜后,网友们照样分为了两派。支持派认为人造肉环保,吃了不长脂肪,还避免患上猪瘟疫这样的病症;反对派则认为不安全,而且口感比不上真肉。




比起价格来,他们的关注点都在吃还是不能吃的问题上。


在评论中,蜗牛纳看到不少网友说人造肉≠假肉,可能会有大量激素。


emmm……在这里还是先了解一下啥是人造肉吧。


据百度百科介绍:人造肉分为两种,其中一种人造肉又称大豆蛋白肉,主要靠大豆蛋白制成,因为其富含大量的蛋白质和少量的脂肪,所以人造肉是一种健康的食品。另一种是利用动物干细胞制造出的人造肉。


其实我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吃过大豆蛋白肉了,比如素鸡。




素鸡原产于江苏常州,上溯到梁武帝时代,因梁武帝信佛便以素鸡替代肉食,此后在民间流传。


现在的大豆蛋白肉,由于其脂低,已经成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人的理想食品。长期食用的话可以增强体质,也有益于身体健康,属于一种绿色、安全、保健食品。


如果说大豆蛋白肉是一种对肉类形色和味道进行模仿的豆制品,那么现在新的人造肉则是研究人员用糖、氨基酸、油脂、矿物质和多种营养物质以“喂养”干细胞使其不断“长大”的方式制作而成的肉。


当然,这种人造肉的制作技术也是在很早时候便被发明出来看了,并且其发明人为之申请了专利


1916年,英国人格雷弗提出利用蛋白生产肉替代物的想法(公开号:GB191503699A):将脂肪、脂肪酸和其他杂质与部分蛋白一起溶解,然后用酸中和从肥皂溶液中沉淀溶解的蛋白,该蛋白最终经稀碱和水洗涤净化,可用于肉代用品的生产;




1953年,美国人波耶提供了新方案(公开号:GB699692A):以脱脂蛋白粉如大豆粕为原料,将其分散在碱液中形成胶体溶液,然后用喷丝器喷丝,经过酸的盐溶液淋洗,使丝凝固,再经过调味、成型制得。




1997年4月,日本人KOBAYASHI发明了一项装置(公开号:JPH10276772A):其包括能够支撑细胞和球形颗粒的基体、流动系统、循环系统和过滤系统,以血液和其他营养成分培养肌肉细胞获得可替代肉的蛋白质。




1997年12月, 美国人艾伦、 库顿、沃斯特霍夫共同提交了工业化生产培育肉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WO9931222A1):通过利用肌肉细胞、干细胞等进行体外培养,诱导细胞在三维基体中生长增殖,呈现三维结构,然后制成“人造肉”。




后来在2001年,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皮肤病专家韦特霍夫、内科医生艾伦和商人库顿宣布申请了制造人造肉的国际专利。他们的专利包括在肌肉细胞里加入胶原蛋白,然后把它们泡在营养液里,以此诱导它们分裂增殖。


当时联合国也对这项技术产生了兴趣,因为他们预估世界人口将在未来的40年内增加到90亿,如果想在不破坏环境的情况下确保这些人获得足够的食物,可能需要推广人造肉。


只是,在科学界中有不少人不太看好人造肉。曾有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哲学家、伦理学家罗伯特斯帕罗博士认为:“人造肉并不会减少人们对肉的过度消费”、“科学家耽于幻想,忽视了食品的社会和情感的意义”、“我真正应当做的,是恢复当地食物生产的多样性,并且采用更加生态友好的农业生产方式”。




干细胞培养出来的人造肉是否有问题,还有待观察。毕竟上世纪50年代的人造奶油经研究证实它含有反式脂肪酸,长期大量食用会增加心脑血管病患病风险。


那么这次在零售平台上热卖的人造肉会和当初的人造奶油一样,经过长期的食用对身体造成极大伤害吗?




于是有人说了,当初国内能自己发明个健康、好吃又不贵的大豆蛋白肉出来,怎么不能再发明个能保证食品安全的人造肉呢?


当然可以,说到这个蜗牛纳就觉得我们能自己制作人造肉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要知道以前只有美国和欧洲在人造肉领域有专利布局,而其他国家尚未接触这个领域。


据了解,这些外国企业所拥有的大量细胞干“人造肉”知识产权,显然让缺乏技术能力的国家处于不利地位,也对农业技术的全球推广造成了一定威胁。


说白了就是知识产权被垄断,从而阻碍到新技术的推广。


不过现在有了改变,全球已有多个研究团队在实验室里展开对人造肉的研究。只是比起美国、欧洲等其他区域,中国因为养殖企业比较多,规模又很大,加上成本不断降低,导致人造肉”企业的成长空间有限,所以目前还没有真正的人造肉公司,而研究这个技术的人员也是少数。


但是成长得慢,不代表我们人造肉的技术会一直落后于其他国家。


比如,有些细胞干人造肉由于采用了脱脂原料,且经过酸、碱处理,因此该制作方法存在成本高、营养损失较大、肉口感差等缺点。


但这个问题早在1985年就得到了解决,长春市工程食品研究所提交了“植物蛋白纤维丝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实现了以纯机械的方法直接加工全脂大豆粉成纤维丝。




随后,该研究所又提交了“全脂大豆素肉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




上述专利一下子解决了解决了以全脂大豆生产“人造肉”难以组织化的问题,避免了酸、碱的使用,改善了产品的口感和外观。


那么外国企业能根据该专利改善自己的人造肉口感,并确保营养不流失。


除此之外,我国还有不少与人造肉有关的专利申请信息。如下图所示,随便输入“人造肉”关键词就能看到有三页的数据。




这要是输入其他关键词,估计能看到更多的申请数据。


相信其中必定包括了前不久@南京农业大学 官宣我国第一块细胞培养肉诞生的专利申请信息。




此前有中国农学会组织专家对该成果进行了技术评价,认为该成果有:



三个突破


1、首次分离得到了高纯度的猪肌肉干细胞和牛肌肉干细胞,突破了培养肉研究难以获得高纯度单一细胞群的瓶颈;


2、创立了猪和牛肌肉干细胞体外培养干性维持方法,初步解决了传代过程中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衰减的难题;


3、研发出我国第一块肌肉干细胞培养肉产品,使我国跻身于本领域国际前列。




另外,据经济日报报道,南京农业大学周光宏教授团队从2009年起开展了用于培养肉的干细胞研究,在2015-2017年期间分离纯化出高纯度的猪肌肉干细胞和牛肌肉干细胞,研究出干细胞体外培养干性维持方法。直到2019年11月,该团队研发出我国第一块肌肉干细胞培养肉。


拥有该成果意味着我国将进入国际同类研究的前沿,而整体技术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猪和牛肌肉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和干性维持技术处于国际领先。




如今我国在细胞干人造肉领域上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但如果不能确保这种肉在生产、加工、制造、准备和食用等过程中的安全,以及营养均衡的问题,那么在短时间内肯定是无法被大众所接受的了。


不管怎样,作为研究人员、企业都不要忘记做好海外专利布局,从多方面保护自己的创新和发明。同时,除了专利保护,也要考虑其他形式的知识产权保护,包括商标、版权和商业秘密保护等,确保企业实现创新收益。如此才能为以后开拓海外市场创造条件,让自己掌握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bangqiyi.com/news/show.php/itemid-1467/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bangqiyi@qq.com。
 
更多>同类学苑资讯
  • zww2019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学苑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营业执照公示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9020323号-1  |  37021302000522